菲律宾《世界日报》13版 奇思妙语 专栏 2018.9.25
微博中有一条特火的博文:“《延禧攻略》女主魏璎珞就是令妃,按照《还珠格格》里她年轻时当了贵妃;《如懿传》女主如懿是剪发的继皇后,也是《甄嬛传》里皇后宜修的侄女青樱,弘历的娴妃,也就是跟小燕子做对的皇后;甄嬛就是《还珠格格》里的太后了。我这知识啊,都学杂了。”其实,何止是这位博主看晕了,多少追清宫剧的人都爱把每一剧的嫔妃们拎出来与清史做对应比照,发现越对照越是糊涂。
还有清宫戏里最忙的康、雍、乾三代皇帝。雍正的王位继承一直饱受议论,用他做背景很有故事,以前只知道他是勤于朝政,疑心重的暴君,是被活活累死的,不曾想看《甄嬛传》他却很闲,游走在各嫔妃宫里,有处理不完的后宫家事。那个乾隆爷更是被追捧的皇帝,他享位既久,传闻亦多,诸如出身问题,皇后之死,六下江南的风流韵事,是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,成为小说和影视戏剧的绝佳题材。
而事实是怎样呢,流潋紫把《甄嬛传》小说改为电视剧时说:改动最大的是将原本架空历史的时代背景,改编为清朝雍正年间,并要考虑到人物关系和历史记载的契合。这说明小说原是与清朝无关的,后嫁接而成。
算起来两岸三地拍摄清宫剧近30年,从《戏说乾隆》开启了国产剧的清宫时代,也开启了清宫戏的“戏说”风,这种“戏说“观众不用当真,包括《康熙微服私访》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等,主角虽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,但并不以史书上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,剧情大部分是虚构的。
像《雍正王朝》的正剧系列,包括“秘史系列”、“偶像系列”“宫斗系列”,真实历史与虚构主人公交错,剧情有野史和杜撰成分,不等同于真正的历史,编剧都要艺术再创造,如时间上的跨越、人物年龄的错乱、人物关系的混乱,在清宫戏里也是有的。
需要看清楚的是,清宫剧落点是“剧”,这就决定了它要遵循戏剧的规律,需积蓄大量矛盾才能让故事充满张力。我想,如果能在剧尾加上“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”便是对观众和历史负责的态度,岂不妙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