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下是26万字长篇小说《二十九甲子,又见洛阳!》的中场和尾声的片段:
中场叙述:
透过这片原野,我的思绪飞越五千年。其实,洛阳她本身就是一个图腾。是图腾,她就在她子孙的生命里无所不在,无论他们走得多远;她被他们的深情、希望、苦难和荣光所浸泡。虽然那荣光和希望在魏晋南北朝时几近破碎断裂,但它随着南迁的足迹,继续在江南顽强地延续,迸发出新的光芒。
有人说,洛阳也好中原也罢,当时只是一片废墟一个烂摊子;又有人说,时代不同了,现在有多少辉煌大都超过了十三朝古都洛阳……殊不知,洛阳,即便被烧成一片瓦砾,她也仍然是一个图腾,因为,希望是不会被烧光的。图腾,她既不会被时代淹没,也无法用任何的物质和技术来衡量。
小说尾声
左息澎讲到这里时,四周鸦雀无声,唯有大船与运河水撞击的声响。
这条京杭大运河在隋朝连通、建成。它贯穿中华大地的三条东西大川,宛如一条无与伦比的巨龙,穿越了一个民族几千年跨不过的宿命,携带着她不死的梦想,奔腾向前;又好比是这个民族的脊梁和内聚力,支撑着一个古老文明生命的极限……
“你们左家真是魏晋南北朝的一面镜子!”运河艄公陈先生赞叹。
我没有出声,心却随着波涛而起伏。我为左成洛这一代左家人终于踏上左梁的土地而深深感动。慈恩楼若还在,应该是洛阳的一方风景了!
左息澎和我回到洛阳,并在这里说再见。伊河畔我拥抱着左息澎,仿佛拥抱着一个失散了一千七百年的姐妹——不是仿佛,我和左息澎,本来就是左家两兄弟的后代,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混沌而重归团聚!
“这可是东晋以后左纳和左民的后代的第一次见面哦!”左息澎说,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。
谁说不是呢!